炎炎夏日,酷暑当头。连日来,武汉持续被高温笼罩,室外气温飙升至近40℃,面对负荷增长过快、供配力量有限等问题,校园中有这么一群人,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忙抢修、忙巡查、忙改造,10余个人顶着高温、冒着酷暑、不分昼夜,全力奋战在能源保障的第一线。
冲在前做表率,齐心协力查线路
6月17日晚10点15分,沸腾喧嚣了一天的步行街逐渐归于平静,但步行街另一边的电缆故障点查找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久前,步行街电缆因线路老化加上负荷过载发生短路,为了尽快找到故障点,胡军老师带着胡聪、徐赵頔、李弦、马卓等维修人员连续三天,沿着供电线路顺藤摸瓜、溯源排查,一段段、一处处、一遍遍地测试线路完好性;为了排查敷设在地下的电缆,军人出身的他弯着腰半蹲着“钻”到了闷热潮湿的电缆沟里,电缆沟周围杂草丛生,不时有蚊虫叮咬,他从沟里探出身,拍拍肩上的土对同事们说:“只要能找到故障点,我们苦点累点也值了,如果重放新电缆,学校要花费几十万的资金呢”。“大家再加把劲,晚上我请宵夜”,马远喜老师说道。胡老师和马老师的几句话瞬间鼓舞了在场人员的士气,稍作休息后,他们又能量满满地投入到故障排查工作中。

遇火情抢供电,党员同志冲在前
6月24日中午,刚刚结束一上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正准备午休的能源人收到“e建安”弹出的预警信息:“12:46,总配火灾报警”。警报就是冲锋号!5分钟之内,他们陆续赶到事故现场。此时的配电房内浓烟滚滚,抢修人员无法进入内部勘察。怎么办?在这危急时刻,入党积极分子徐赵頔背起氧气瓶,一边跑一边戴防毒面罩,顺手拿起干粉灭火器就冲了进去;高级技师马远喜当即做出决断:“党员带队分两组行动,我和胡军从侧门进入高压室拉闸,胡冲带领其他人去中心泵房启动柴油发电机应急供水。”50分钟后,明火被扑灭,然而,战斗仍没有结束,他们等不及余烟散尽,顶着电缆外皮烧焦后产生的刺鼻味道冲进配电房,支部书记石国兵拿起可带电清洗的高压枪,对准设备认真清洗起来,现场环境狭小,尚未散尽的余温更是让人汗流浃背,“我们早一刻完成抢修任务,师生就能早一点正常用电,就能恢复正常教学科研。”石国兵说道。经过4个小时奋力抢修,办公楼又恢复了灯火通明、忙碌的景象。

供电保障不停歇,设备巡查“不打烊”
6月25日中午13:30,阳光正烈,师生们大多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这时能源中心的工作群里弹出新员工李弦发来的信息:“桃园食堂箱变满负荷,已安排下午检修”。盛夏来临,学校用电负荷逐渐达到高峰,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在中午和晚上的用电高峰期,对食堂、学生宿舍、网络中心等重点线路进行设备特巡。“中午和晚上是用电高峰,所以越是休息时间我们越要打起精神,那样才能保证师生的正常休息。”陶志华说道。他们乐此不疲地穿梭在一座座配电房、箱变之间,在闷热狭窄的配电房,认真仔细地排查着,记录着,生怕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点。他们用经验和汗水将水电故障消灭在萌芽时期,确保学校水电畅通。

战酷暑斗高温,清淤疏浚保畅通
6月30日午后,烈日当头,室外像蒸笼一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很多人选择吹着空调避暑,但有一群人,正在校园中“享受”着这别样的“桑拿服务”。汛期将至,为避免校园出现雨水污水管道拥堵、排水不畅等问题,排水系统负责人朱旭正带领清掏队对往年雨季校园内经常出现的“内涝点”和“翻冒点”进行逐个疏通清掏,这已经是他们连续清掏的第五天。“主干道上的雨箅子里脏东西多,特别是淤泥里面夹杂着树叶、树根,一定要掏干净,”在疏通现场,每个雨水井有近一米深,清掏的渣子能装5、6大袋,高温炙烤着他们的皮肤,汗水一滴滴顺着脸颊滑落,他们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可手中的动作却一直没有停下,处理完这个地方,又继续下一处……

计量改造黄金期,盯紧暑期赶进度
近期,计量改造二期项目线路摸排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有效利用暑期黄金期实施计量改造,能源管理中心的同志们赶在暑假前加紧摸排线路。此次摸排涉及六十余栋建筑,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一刻也不敢停歇。6月29日,建安部党总支书记李寅甲到丹桂楼调研计量改造施工方案,他表示,“丹桂楼年代久远,房间布线错综复杂,前期摸排工作要做细做实,要在精准摸排的前提下制定实施方案,为暑期施工打好基础。”7月11日,能源管理中心主任石国兵带领中心工作人员顶着烈日来到蔬菜花卉基地,逐个大棚、逐间厂房,认真细致地对线路及用电情况进行勘察和记录,并针对性的给出计量改造建议。“此次计量改造,要确保教学、科研用能应计尽计,水电表该装必装。”石国兵强调。

使命在心,职责在肩,服务育人,情满校园。面对平凡的工作和一次次挑战,能源人始终如一的以“敢于担当、善于成事”的责任心,“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始于师生之需求,终于师生之满意,用奉献和汗水诠释着“平凡中的伟大”,守护着师生的清凉一夏。
文字:李弦
审核:石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