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姚江林主持,校长、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李召虎老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参加会议,来自全校职能部门、学院和科研平台的200余人参加会议。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张拥军、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希顺、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陈西、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屈晓璐、校园建设与安全保卫部张越分别围绕学校实验室建设、日常运行、生物安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安全管理等主题做交流。

张越以“推进全过程安全管理 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为题,从管理架构、制度建设、信息赋能、准入机制、教育体系和管理模式6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实践探索,并从三级责任落实、“四全五环节”隐患治理、“三全”安全教育、全要素准入、建设安全防控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工作举措。他谈到,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和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对实验室安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高校实验室危险源和人员相对集中,安全风险效应累加,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又要防范“灰犀牛”风险;安全是“天下的事、天大的事、天天的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安全工作是单位和个人永恒的课题,要“安安全全的推动单位壮大,平平安安的追求学术成就” 。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陈西对生物安全法进行了解读,并从硬件标准、软件规范、人员队伍、危废处置等方面,结合我校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具体实践进行了交流分享。

张启发院士在讲话中谈到加强实验室管理是生存的必须、是人才培养的必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验室管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要与时俱进、更注重细节、更加严格、精益求精;在安全运行、环境卫生、行为规范方面做好全面的、常态化的提醒教育、培训督促、检查反馈,使实验室呈现出一流的室容室貌、一流的科学素养、一流的科研规范。

李召虎在讲话中强调,实验室安全贯穿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涉及到师生的生命安全切身利益,是实验室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各级责任人要全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宁可事前听骂声,也不可事后听哭声”;师生是安全共同体,进入实验室的师生要切实履行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准人、安全操作、问题整改的责任意识,确保安全学习、安全工作、平安毕业。
姚江林在总结会议时谈到,我校实验室数量大、种类多,管理难度大,实验室安全要常抓不懈,各实验室要落实好管理职责,抓好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文字:周洪亮
图片:徐行
审核: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