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选择更具挑战性的岗位,学有所践,不仅有利于个人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也符合学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2019年我申请到建安部工程施工管理岗,协助分管部领导负责基建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以学促干,打好基础
原有的工程审计工作经验并不能完全满足“大部制“改革下新基建岗位工作的需求。如何尽快转变角色?如何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自身业务融入?唯有立足岗位,用”归零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线工作中。
感恩于基建的传帮带传统,笨徒弟拜了多位好师父。他们不仅仅在施工技术上、施工管理上细心教导,还在发扬工匠精神上,率先垂范。“要胜任新岗位,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突破,更要打破原有工作的思维习惯“他们教导到。
白天,我扎根工地现场,对照图纸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向工人、专业人士请教。夜晚,翻看书籍,系统的梳理业务知识,及时掌握管理理念、新技术、新技能,熟悉行业规范文件。项目可研、规划设计、项目勘察、招标讨论、合同讨论、竣工验收、考察交流等也会叫上我,帮助我尽快熟悉基建业务。就这样一点一滴,在边干边学中,快速成长。
幼儿园扩建项目是个典型的吃劲项目。在领导的信任、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勇于担当,快速吃透基建管理和现场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自律,同承建单位斗智斗勇,抓安全,抓质量,催进度,保目标实现。一方面,抓协调,充分掌握周边居民的疑问和需求,利用项目改善环境的契机,解决周边居民“环境痛点“,化解矛盾,用真心换支持,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岗位角色的蜕变。

协同社区、园方与居民沟通
聚焦主业,提升能力
五年来,我和团队牢牢把握“基建大发展“提供的实践机会,聚焦主业,认真扎实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一件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提高安全认识,防范安全风险,避免生命财产损失,是现场管理的第一要务,是项目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我和团队,除了抓现场安全规范化管理外,还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发现安全风险及时纠正。实现,五年现场零安全事故目标。
“报告,有人突然晕倒了,医务组达现场查看进行紧急救治,拨打120…“”报告,突发火情,消防组进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启动,拨打119…“通过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和常态化安全教育教育,整体提升项目人员安全意识。
2020年6月的一个傍晚,由于大雨大风极端恶劣天气连绵不断,在农理科项目基坑巡查过程中,西侧护坡突发滑坡险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撤离施工人员到安全地带,组织临时处置,并连夜召集专家会诊,编制加固方案施工止损,调整区域施工计划,及时回填,并加大对临基坑建筑物的观测力度,避免损害叠加。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抓质量就是赋予生命。我和团队始终牢记党代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践行一线规划,发扬工匠精神,通过精细化管理,狠抓工程施工质量。抓技术交底,吃透图纸,合理编制进度计划。抓现场过程管控,严格把控验收环节,全程跟踪检查。抓监理责任意识,明确监理权责,发挥监理监管作用。抓验收整改,实行表单销项式整改,形成闭环。抓回访反馈,做好跟踪服务。参加设计讨论,材料设备考察,把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问题,及时反馈。

核对钢筋规格
现场施工环环相扣,只争朝夕,拟定的施工节点目标,必须完成。七八月份的人文楼项目现场就已经酷热难耐,钢筋烫手,必须戴手套来抓。为了保进度目标,一方面加强夜间施工管理,一方面全力配合及时隐蔽验收,用足每一个24小时。 从2024年3月19日大面积基坑开挖到8月30日实现整体封顶,历时165天。克服各种困难,方法的得当,保障有力,如期的实现进度目标。
”现场管理,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当好基建管理的艺术家“。在学思践悟中,在失败教训中,我渐渐由一个岗位新手成为行家里手。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
2019年12月底,武汉疫情暴发,我心系责任,为了保交付,大年初三辗转千里逆行回校协同抓复工复产和抗击疫情。同大家一道,拟方案,作动员,打申请,找路线,扫码,查血,测体温,实行封闭化管理,找材料,调机械,开展网上技术研讨,在武汉高校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疫情期间,我和团队更是把党旗插在工地一线,抓防疫、战高温、战暴雨、保质量、抢工期保交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学生公寓七期、学生公寓八期、幼儿园扩建、博学楼、工科创新与实训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验楼、农理科综合创新基地项目的建设和交付。其中,工科楼、农科楼、农理科项目均获得湖北省安全文明示范现场、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奖。

目前,正在高标准推进各项目建设。洪山实验室(绿建二星)、国家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种猪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校内竣工验收。人文社科大楼8月份实现整体封顶,进入幕墙和内装阶段。南侧道路和大动物房项目年底竣工。博园综合体即将完成EPC招标工作,年底进场建设。

洪山实验室项目

人文楼项目
在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引领下,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师,也要有一流的建筑。我坚信,只要目标坚定,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文字:柯技
审核:陈炉丹